時光飛逝一轉眼就到了六月,我們考研的學習也迎來了高峰期,那我們究竟該如何復習呢?下面中公考研小編就帶領大家走進考研數學。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試卷分值結構:
考試內容 | 數學(一) | 數學(二) | 數學(三) |
高等數學 | 約60% | 約80% | 約60% |
線性代數 | 約20% | 約20% | 約20%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約20% | 不考 | 約20% |
其次是試卷題型結構:選擇題: 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填空題: 6小題,每小題5分,共30分;解答題: 6小題,共70分(第一題10分,后五題每題12分);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以前選擇題8題共32分,填空題6題共24分,選填一共56分;可以看到2021年及以后選擇、填空占80分,花更多的時間在選擇、填空上就很有必要了,到了強化/歷年試題/模擬題階段也不能放松選擇、填空的訓練,選擇、填空做好了數學離理想分數就不遠了。
那究竟應該如何復習呢?第一個階段是打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長短應該根據不同同學的情況,基礎好一點的同學,這個時間可以短一點,基礎差一點的同學,這個階段可以長一點,但是我要提醒大家,這個基礎階段時間不能太長,不能到了十月、十一月份還在打基礎,那這樣的話,復習的效率就太低了,我們建議基礎再差的同學也要再六月份把這個教材的打基礎復習的階段做完。第二個階段,這個階段是一個強化拔高的階段,以看歷年的考題為。按照題型分類,題型的按考試大綱章節這么分類的,歷年考題是對你最有幫助的。作為復習的第三個階段,通過強化階段的復習,考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那么怎么樣保持這個水平呢?通過做適當的題,比如歷年試題或是做模擬來進行查缺補漏。
下面來說一下我們復習時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打好基礎,理解記憶
結合本科教材和前一年的大綱,先吃透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定理。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演繹科學,只有對基本概念深入理解,對基本定理和公式牢牢記住,才能找到解題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對近幾年數學答卷的分析表明,考生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基本概念、定理記不全、記不牢,理解不準確,基本解題方法掌握不好。
二、勤做試題,活躍思路
要大量練習,充分利用歷年試題,重視總結歸納解題思路、套路和經驗。數學考試不需背誦,也不要自由發揮,全部任務就是解題,而基本概念、公式、結論等也只有在反復練習中才會真正理解與鞏固。做題時特別要強調分析研究題目和解題思路。數學試題千變萬化,其知識結構卻基本相同,題型也相對固定,往往存在明顯的解題套路,熟練掌握后既能增加正確率,又能加快解題速度。
三、綜合、應用同步涉及
要初步進行綜合性試題和應用題訓練。數學考試會出現一些應用到多個知識點的綜合性試題和應用型試題。這類試題一般比較靈話,難度也要大一些。在數學首輪復習期間,可以不將它們作為強化重點,但也應逐步進行一些訓練,積累解題思路,同時這也有利于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吸收,徹底弄清楚有關知識的縱向與橫向聯系,轉化為自己真正掌握的東西。
以上是中公考研為考生整理的“6月考研高峰,考研數學究竟該如何規劃復習?”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更多考研數學復習信息盡在中公考研數學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