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英語中為了讓句型更加的多樣化,經常會出現有大量的被動句。然而,漢語中很少用被動句,更不用說在句子中直接使用“被” 字,這是漢語和英語的區別之一。在翻譯過程中,譯者應注意到中英文的這一差異。然后盡力彌補這一差異給讀者帶來的閱讀障礙,把一些英語被動句適當的轉換成漢語中的主動句,而不應把英語句子中所有的被動句都生硬的翻譯成“被”。英語被動句的翻譯有幾種常用的方法,比如將其翻譯成“是...的”, “為……所”, “遭到……”, “受到……”,“可以……”。如果英語句子中沒有賓語,在英譯漢的過程中則可以將英語句子中的主語翻譯成漢語句子中的賓語,然后根據句子的具體情況添加適當的主語。下面將以具體例句詳細說明。
1. Relationships in trouble can be fixed, and this one had better be. In a world increasingly fraught with danger, European leaders must commit themselves to bigger military budgets or risk being marginalized by the U.S. military machine.
譯文:關系出現問題是可以修復的,而(美歐之間的)這段關系還是修補修補為好。今天的世界日益充斥著危險,歐洲領導人們必須承諾增加軍事預算,否則就面臨著遭到美國軍事邊緣化的危險。
分析:英文句子Relationships in trouble can be是一個被動句,如果按照原來的語態翻譯,就會把這句話翻譯成“有問題的關系能夠被修復”,很顯然這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所以,譯者把該句翻譯成了漢語中的主動句,即“出現問題的關系是可以修復的”或“關系出現問題是可以修復的”。這樣,翻譯腔問題就得到了改善。后面的“this one had better be”其實是省略了fixed的被動句,完整的形式應該是“this one had better be fixed”,所以在翻譯成中文的過程中,譯者還是把這句處理成了主動句,即“這段關系還是修補修補為好”。這句話的后半句“European leaders must commit themselves to bigger military budgets or risk being marginalized by the U.S. military machine”中也有一個被動語態“being marginalized by”,譯者將這個被動語態翻譯成“遭到……邊緣化”整句話就翻譯成“今天的世界日益充斥著危險,歐洲領導人們必須承諾增加軍事預算,否則就面臨著遭到美國軍事邊緣化的危險。”在這句話中,總共出現了三個被動語態。大家會發現,譯者把這三個被動語態都翻譯成了中文中的主動語態,只不過根據具體的語境和情況,每個句子在細節上的處理上稍有不同。
>> 萌新“打氣筒”來襲!!
掃碼領取【國家線趨勢圖、常考題型解題公式、考研難度分析等...】干貨資料~
↑↑碼上下載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2023翻譯碩士考研備考:翻譯技巧之調整語態”相關內容,翻譯碩士知識點比較密集,需要每天不停的去記憶與鞏固,考研備考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夠收獲滿意的成績,了解更多翻碩MTI考研信息請關注中公考研翻譯碩士頻道!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