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在翻譯中做得非常出色,我們必須要透徹地理解直譯與意譯這兩大翻譯技巧。那么今天我們就拿這兩個翻譯技巧給大家講解一下。
簡單來說,直譯就是指既保持原文內容、又保持原文形式,基本保留原有句子結構。尤其是在遇到源文本中使用了修辭手法時,會選擇盡可能保留原文特色,原文怎么寫,譯者就怎么翻。但是直譯也不是絕對的死譯,也并不是絕對的字對字翻譯,在保證原文的意思基礎之上是允許部分調整的。例如,對李白所寫的“白發三千丈”一句,趙彥春教授將其譯為了“My gray hair grows three miles long”,雖然原詩使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但是趙彥春教授還是按照原文句子的意思結構“白頭發長三千丈”翻譯了出來,和原文形式非常相近。與此同時,為了讓譯入語讀者更容易理解原文的意思,趙彥春教授也對原詩中文中特有的計量單位“丈”進行了調整,將其翻譯成了英文單位“mile”,而非直接音譯。
而意譯是指只保持原文內容、不保持原文形式,更多考慮英語的特點。在遇到源文本中使用了修辭手法時,譯者會將源文本意思經過理解加工之后,用解釋性翻譯或借用目的語中的慣用語來替換原文詞句的方法,以譯入語讀者更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以便較為流暢、地道地再現原文的意義。例如,同對“白發三千丈”一句進行翻譯,許淵沖先生將其譯為了“Long, long is my whitening hair”,因原文“三千丈”是一種夸張的表達,其實質就是想用白頭發很長來表達愁緒,因此許淵沖先生選擇將其背后暗含的意思“長”翻譯了出來,在原文的意思的表達上更直接。
在漢譯英中,就經常會出現對成語或其他具有中國特色的表達采用意譯的方法。比如“開門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一開頭就進入本題,因此采用意譯的方法譯為“to 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而非“to open the door and see the mountain”。“無孔不入”比喻利用一切漏洞或機會,因此采用意譯的方法譯為“to take advantage of every weakness”,而非“to get into every hole”。
下面也給大家總結了一些常用中國特色詞匯的翻譯供大家參考:
元宵節 Lantern Festival
重陽節 Double-Ninth Festival
清明節 Tomb Sweeping Festival
對聯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中秋節 Mid-Autumn Festival
西游記 The Journey to the West
文房四寶 The Four Treasures of the Study “Brush, Inkstick, Paper, and Inkstone”
冰糖葫蘆 a stick of sugar-coated haws
西部大開發 Go-West Campaign
宣紙 rice paper
小康家庭well-off family
應試教育 exam-oriented education
孔子 Confucius
孟子 Mencius
>> 萌新“打氣筒”來襲!!
掃碼領取【國家線趨勢圖、常考題型解題公式、考研難度分析等...】干貨資料~
↑↑碼上下載
以上是中公考研小編整理的“2023翻譯碩士考研備考:翻譯技巧之直譯與意譯”相關內容,翻譯碩士知識點比較密集,需要每天不停的去記憶與鞏固,考研備考是一個辛苦的過程,希望各位考生都能夠收獲滿意的成績,了解更多翻碩MTI考研信息請關注中公考研翻譯碩士頻道!
推薦內容: